“帶薪如廁”或許是一天中最放松休閑的時刻。對大多數人來說,每日如廁是常態,但對有些人而言,每周3次如廁或許都是奢望……
為什么有的人一天能拉好幾次,有的人好幾天才勉強拉一次?哪種情況更不健康?
先別著急“犯惡心”,排便這個問題很重要!
明明想上廁所,但為何拉不出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明明覺得想上廁所了,但蹲了許久卻毫無收獲?或者是,已經拉過了,卻總感覺還是不舒服,“沒拉干凈”?
便意的形成需要有足夠的糞便,而糞便主要是我們吃的食物經過消化形成的食物殘渣。當形成的糞便量足夠時,直腸內的神經壓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將信息傳遞給脊髓,再通過脊髓傳遞給大腦,大腦再指揮人體排便。
但有時,我們可能出現排便困難、排便不盡、大便干燥、大便不成形、肛門異物感、肛門下墜等便秘癥狀,通過使用通便藥、改變飲食結構后仍然出現排便不盡等情況。出現這種情況,或許是你的肛腸“得病”了。
排便排不凈,當心這幾種5種疾病
總是出現排便不凈等情況,可能預示著肛腸疾病。
1. 腸道炎癥。不適當飲食如暴飲暴食、吃辛辣刺激食物是導致腸炎的主要原因,此外濫用藥物、抗生素等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腸炎。
出現腸竇炎、直腸炎等腸道炎癥時,可能引起腸道粘膜充血水腫,進而可能阻塞糞便,導致排便不盡。此外,受到炎癥刺激的腸道黏膜,可能導致大便質地變硬也可能變的稀軟。所以大便無論是質地硬還是軟,都是不健康表現。
2. 直腸粘膜松弛,指直腸黏膜松動、下垂,排便時會隨糞便下滑,堵塞肛門,造成排便困難。長期便秘、長久如廁、從事體力工作、長期咳嗽、妊娠都可能導致直腸黏膜松弛。
3. 腸道梗阻。健康的腸道都是順暢的,但如果大腸里有腫物,例如息肉、腫瘤,長到一定體積時就會壓迫腸壁,從而產生排便的意識,而且長時間不消散,就會存在糞便拉不干凈的情況。
4. 長痔瘡了。假如直腸末端有一個內痔,就會讓直腸產生還想要繼續排便的錯覺。
5. 肛門直腸神經官能癥,是指肛門附近的神經系統障礙,患者由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肛門直腸神經失調而發生的一組癥候群。這種紊亂可能導致肛門直腸區域的神經敏感性增加,臨床上導致排便障礙和直腸區域不適,甚至出現有“庫存”的錯覺。
說簡單點,就是因為過度緊張、心情急躁、心情不暢等心理問題,加重了排便不盡感。
一天拉好幾趟VS好幾天拉1次,
究竟哪個更好?
便秘的朋友可能很羨慕一天能拉好幾次的人吧,畢竟拉不出來的苦誰受過誰知道!但其實一天跑廁所好幾遍的人也并不代表就是健康的,身體也并不舒適。
怎樣的排便頻次是健康的呢?
通常一天排便1-2次,并能在3分鐘之內解決是正常的。
排便次數因人而異,如果沒有排便困難或者如廁沒有不適感,1-3天排一次也還不算便秘。不過,如果一天超過3次或者每周少于3次,都要注意腸道疾病!
學會高效健康地上廁所,
從放下手機開始!
以下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健康地排便,趕緊學起來:
1、放下手機這個廁所搭子。沒有智能手機的時候,也許3分鐘就能解決戰斗,如今可能得十幾分鐘甚至半小時直到腿麻被迫停止戰斗。
2、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有助于增加糞便的體積和水分,使其更容易通過腸道,從而減輕排便不盡的感覺。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全谷類和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3、多喝水。充足的水分可以使糞便柔軟,減少便秘的發生,建議每天飲水量在2升左右。
4、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盡量在每天相同的時間段內排便。對大多數人來講,早上是結腸活躍時刻,起床后就排便,或是在吃完早餐20分鐘以后可以蹲一蹲,有助于建立腸道的排便規律。
5、堅持鍛煉,尤其是可以多做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肉力量,緩解直腸粘膜松弛、還可以預防痔瘡等肛周疾病。
祝大家如廁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