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保共濟政策的出臺背景
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結余較多,資金閑置未能充分發揮作用。我國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結余金額龐大,如去年年底累計結存 1.1 萬億元,上海市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累計結存更高達 3000 多億元。個人賬戶結余過多且閑置,不利于醫保基金發揮在不同人群間分擔醫療風險的功能。
現實中家庭醫療需求差異大,亟待資源優化配置。不少年輕人在大城市繳納醫保,個人賬戶余額多但實際使用較少;而他們的家庭成員和近親屬,特別是老年人在異地小城市或農村參保,個人賬戶余額少但使用需求卻較高。
二、醫保共濟政策的具體內容
共濟范圍逐步擴大。從 2021 年將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使用人的范圍從職工本人擴大到其參加基本醫保的“配偶、父母、子女”,到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文件進一步將共濟親屬的范圍由“配偶、父母、子女”擴大至其參加基本醫保的“近親屬”,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共濟地域不斷拓展。目前 25 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實現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省內跨統籌區家庭共濟,國家醫保局力爭今年年底前實現所有省份省內共濟,明年加快推進跨省共濟。
共濟用途明確規定。用于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在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個人負擔的費用以及參加居民基本醫保等的個人繳費。
三、醫保共濟政策的實施情況
共濟人次和金額持續增長。2024 年 1 至 7 月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 1.91 億人次,共濟金額 227.38 億元。共濟人次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蘇、廣東、北京、上海等;共濟金額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蘇、廣東、北京、重慶等;共濟金額占同期個人賬戶支出比例較高的省份包括天津、重慶、青海、云南、江西等。
部分省份已先行擴大共濟范圍。截至 8 月 15 日,河北、湖南、西藏等省份已按照國辦最新文件要求,將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范圍由“配偶、父母、子女”擴大至“近親屬”。
四、醫保共濟政策的好處
充分利用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參保人醫保個人賬戶里的錢不再閑置,能在家庭成員之間流動,做到物盡其用。
幫家里人避免違規參保問題。靈活就業人員和無工作人員不用再選擇掛靠公司參保,可利用家人醫保賬戶負擔門診費,降低參保風險和成本。
刺激更多人參保,補充醫保基金賬戶收入。醫保共濟力提高后,更多人會積極選擇職工醫保參加,參保人數增加,醫保基金收入增多,能提高醫保共濟力。
提高老百姓其他消費,增加多行業收益。醫保個人賬戶給家里人使用后,家庭醫藥開銷由醫保資金負擔,省下的錢可用于購物、娛樂等,推動城市消費力增長和經濟上行。
五、醫保共濟政策實施中的注意事項
個人賬戶資金有限。醫保個人賬戶的錢大部分是個人繳的社保費,改革后公司繳費部分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減少,雖然能給家里人使用,但要做好資金分配,避免濫用。
不能轉借醫保卡。醫保共濟是指個人賬戶里的錢可以給家里人看病時結算費用,醫保卡只能參保人本人用于登記掛號,轉借醫保卡可能面臨罰款或暫停使用醫保卡的處罰。
六、醫保共濟政策的未來展望
持續優化政策,滿足民眾需求。隨著人口流動頻繁,家庭成員跨省居住和工作成為常態,進一步擴大共濟地域范圍至跨省共濟,以及調整共濟親屬數量限制、明確岳父岳母是否納入共濟范圍等細節問題,將是未來政策優化的方向。
提升民眾就醫體驗,增進民生福祉。醫保制度的不斷優化和完善,將更好地保障人們的就醫需求,改善就醫體驗,提升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